台灣的能產值居全球第五位,設備商機龐大,應材、萊寶、歐力
康及ULAVC等廠商,都有進一步深耕的計劃,繼日商優貝去(97)年
南科廠落成後,應材也加碼投資5億元,擴大製造基地規模。
一條薄膜太能生產線至少10億元,設備商提供的TurnKey技術,對
初踏入太陽能領域的業者十分重要,但聯者為降成本,持續與本
士設備商合作,商機達600億元以上。旭能光電認為,業者本的技
術力,是競爭力的主要關鍵。這可從使用同一品牌備的兩家廠商
,其轉換率差達3%看出。
優貝克南科廠生產7.5代機台,應材則以8.5代為目標。薄膜太陽能
是未來投資透明度最明朗的產業,所有設備商均有志一同協助本
地業者、提供技術指導,讓太陽光電產業往下紮根。
能源局長葉惠青指出,全球前五歹太陽能電池生產國依序為日、
德、中國、美國及台灣;薄膜太分能電池發電轉換率介於7~8%間
,年底有機會提升到10~12%以上。因此,薄膜太陽能電池2010年
的全球市場比重,將由目前的6%,成長至13%,2012年再成長至
42%,前景可期。
由浩瀚數位與吉祥全球實業轉投資的旭能光電宣稱,引進業界第
一條微晶矽生產線,將率生產出第一片轉換率高達12%的薄膜太
陽能電池。董事謝漢金指出,旭能后里廠第一條25MW生產線預
計年底量產,七成產量已被客戶訂走,第二座廠將在2009年啟動
,五年內將推升至210MW。
旭能資本額12億元,初估98年營收至少20億元,計劃第四季申請
興櫃交易,不排除98年申請轉上市,旭能副總李明表示,TCO導
電玻璃是薄膜太陽能電池的主要材料,NSG及ASHAI為二大供應
商,但業者大多有自製計劃,以提升競爭力。旭能亦正努力尋求
突破。
旭能對後段封裝也能依客戶需求,採取不同的設計方式,產出的
太陽能板,規格1.1*1.4米,發電量100瓦,目前每瓦市價約1.8~2
歐元,旭能全盤考量設備尺寸,求取最大的投報率。
<摘錄經濟E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