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政策一變再變,外資上周在新興亞股只買超兩個市場,即印度的12.6億美元、菲律賓的0.1億美元;賣超則以對台灣的22.9億美元最多,其次是印尼的12.6億美元。
新興亞股上周漲多於跌,以印度漲4.5%最強,其次是馬來西亞漲3%、印尼漲2.8%,但台股仍跌0.6%,越南跌0.2%。
今年以來,外資對新興亞股全面賣超,以對台股的200.1億美元最多,再來是印度的154.9億美元、南韓的124.8億美元。
今年以來,新興亞股以南韓漲3.7%最優,但泰國大跌18.9%最重,其次是台股跌17%。
群益印美戰略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向思穎表示,印度具備基本面優勢,企業獲利可望自去年第4季的低點逐季回升,近期央行也如市場預期降息,持續向金融市場挹注流動性。
股市先前回檔,也使評價面回歸合理水準。而且,印度內需強健,對美曝險較低,在高關稅競爭中展現出相對優勢。
保德信市值動能50 (009803)經理人張芷菱表示,研判台股目前最大恐慌殺盤已過。
過往在年線之下時進場投資,中長期大多能夠有較好報酬機會。
至於短線部分,則需要留意關稅得走向,特別是川普上周正式啟動對藥品與半導體進口的國安調查,預估新關稅最快於5月中旬宣布,屆時將再次干擾台股走向。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重量級權值股在法說釋出的第2季展望優於市場預期,說明關稅暫緩加速廠商提前拉貨,預期第2季將明顯淡季不淡,這也是目前產業供應鏈的主要現象。
另外,傳產股受關稅影響程度高於電子業,受景氣波動影響也更大,短期看急單,中長期要看對等關稅最後的談判結果。
越南今年來仍較抗跌。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中越雙方最近簽署45項合作協議,持續深化兩國戰略與經貿的合作,尤其在5G、人工智慧(AI)、物聯網等領域。
越南政府積極降低關稅貿易風險,加上第1季外國直接投資(FDI)達109.8億美元,年增34.7%,顯見外資對越南長線保持正向態度。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