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系統,台灣15至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或青壯年人口)預計將於2024年至2030年持續下降。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期間,Z世代(1997至2012年間出生)的人口數則逐步增加,其在整體工作年齡人口中的占比預計從2024年的 19.4% 提升至2030年的24.8%。
Z世代正在逐步擴大在職場中的影響力,並成為勞動市場的重要新生力量。
隨著Z世代逐步進入職場,商業服務業成為主要的就業選擇之一。依據商研院研究指出,我國商業服務業對GDP的貢獻已超過六成,相較過去成長4.54個百分點,顯示該產業的持續發展與人才需求。然而,與過往世代相比,Z世代在工作態度與職場需求上展現出明顯的差異,這些獨特的職場特徵正驅動服務業的工作模式與人力資源管理方式轉型。
隨著Z世代逐步進入職場,他們展現出下列幾項特徵:一、高度數位依賴;二、重視企業社會責任;三、追求即時回饋;四、偏好社群互動與品牌個人化,並對的人才管理方式帶來改變。
Z世代擅長運用科技,如AI客服系統、行動支付、數位點餐與社群媒體行銷,企業應導入數位化的管理與培訓工具(如智慧排班系統、線上學習平台),以提升員工適應度與工作效率。
此外,Z世代關注企業社會責任(CSR)與永續經營,企業可透過環境友善政策、公益活動、員工福利制度來強化Z世代人才吸引力。
例如,零碳美妝企業歐萊德(O’right),改善廢棄塑膠的問題,使用塑膠容器回收再製,相較新塑膠可減碳47%~85%,成功提升年輕員工的認同感。
另一方面,Z世代習慣獲得即時回饋,企業可導入即時績效考核系統,如,永慶房屋讓經紀人每次完成一項任務,都可以立即得到「永者幣」的回饋,這些「永者幣」可以去商城換禮券、換3C產品。這些實質獎勵,能夠刺激Z世代發揮他們的創意和潛力完成每一項任務,為企業也為自己創造績效。
再者,彈性排班與遠端工作機制也是提升Z世代員工滿意度的關鍵,如:智慧排班系統讓員工可透過App申請換班,增加工作自主性。
最後,Z世代熱中社群互動,企業可鼓勵員工參與品牌行銷,如Uniqlo鼓勵門市員工在IG分享穿搭,強化品牌認同感,提升年輕消費者與員工的連結。
綜合來看,Z世代的職場特徵正驅動商業服務業企業轉型,雇主若能適應這些變化,並提供:數位化環境、強調企業價值與ESG發展、對員工的需求即時回饋、掌握社群行銷策略將更能成功吸引並留住Z世代人才,以創新的管理模式提升競爭力,確保企業的長久發展。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