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抗美中貿易戰,台塑四寶之一台化積極擁抱新藍海,擬逆勢加碼在新港、麥寮和大陸寧波三地打造或擴建複合材料廠,為公司營運加值,估計總投資金額約16億元,最快明年就可以看到相關的營收貢獻。
台化昨(5)日舉行股東常會,台塑集團總裁暨台化董事長王文淵請假,委由台化副董事長洪福源主持。洪福源表示,面對貿易戰,台化的因應對策就是持續朝藍海市場努力,讓產品能夠差別化、高值化,賣的東西不易被人家取代。
他說,台化生產的原料雖然是大宗商品,但希望能在大宗商品中做出和人家不一樣的水平,全面朝利基型大宗商品的目標努力。
昨天台化年報中,揭露今年預計投入的研究開發及製程改善擴建費用約7億元,其中最大筆的新增投資項目,擬興建「新港複合材料廠」,光是相關投資金額就達到5.7億元。
洪福源表示,台化生產很多塑料,包括PS(聚苯乙烯)、ABS(丙烯?-丁二烯-苯乙烯樹脂)、PP(聚丙烯)和PC(聚碳酸酯)。
另外還有一個工程塑料尼龍6,加上台塑集團的南亞、台塑也生產很多塑料。台化打算在包括新港、麥寮和大陸寧波等所有的塑料生產基地,都進行複合材料的開發與生產。其中新港是一個專廠,寧波也會設一個專廠。台化希望透過推動複合材料,來提升質量、為營運加值。
台化目前在麥寮既有的複材產線,月產3,500噸,預計加碼2億元,將月產拉高至5,000噸,換算年產規模6萬噸。至於寧波、新港新投資的專廠,規劃分別投入7億元,興建月產3,000噸新廠,換算每個廠年產能3.6萬噸。
合計三個廠的升級投資金額約16億元,年產規模達13.2萬噸。
洪福源說明,複合材料就是把兩種或多種不同材料整合在一起,產生不同的物性,像是PC+ABS、或PC+PS、或ABS+尼龍6。未來用途很廣,像是現在的汽車都採用到很多複合材料,或是大家手上的手機,也用到很多複合材料。<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