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存股族來說,高息股始終占有一席之地。一年來,高股息ETF推陳出新,投資人更是趨之若鶩。不過,去年下半年卻看到不少高股息產品配息縮水,除了因為台股殖利率隨著大盤漲多而走低,很重要的原因是資本利得減少,不夠配發股息。
聯博投信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表示,股票的報酬包括資本利得與股利。長期總報酬表現佳,才較有機會提供較穩定的息收。如果僅就股利水準高低挑選標的,從長期投資角度來看未必是最佳選擇。
李長風指出,長期總報酬較高的基金通常投資成長動能強勁的產業,雖然短期波動可能大於高息股,但由於產業趨勢向上,根據過去的經驗,成長股長期總報酬比高股息更突出。
統計顯示,十年來,美國成長股的股利率雖然只有1.3%,但整體年化報酬可達16.8%;高息股的股利率雖然有4%,但整體年化報酬只有7.3%,甚至低於低波動股票的7.9%。
李長風說,這樣的狀況在美國尤其明顯,美國企業普遍更喜歡將獲利投資於未來成長,而非將現金用於股息發放,這也部分解釋了美股長期報酬較佳的現象。
李長風指出,當收益來源是由盈餘成長支撐的長期資本利得,適合有固定現金流需求的投資人。舉例來說,將100萬美元自1990年1月起投入S&P 500指數,並每年將10%作為利息領出,投資迄今累積收息將近349萬美元,本金還增值至104萬美元。這說明了選定具備一定水準的資產作為長期投資標的,有機會兼顧息收與資本利得。
不過,美股已連續兩年(2023年、2024年)締造20%以上的漲幅,讓投資人擔心美股已漲多,今年以來一有風吹草動就見美股承壓。但是,根據聯博研究,美股過去幾年持續受惠企業成本控制得宜、經濟步調穩健等利多,以及受到人工智慧(AI)等新科技加持,獲利能力與經營效率持續轉佳,足以支撐較高的評價水準。
此外,股市雖受川普關稅政策打亂,但在其他政策加持下仍有成長機會,現階段不妨逢低逐步建立美國股票部位,以總報酬視角打造現金流。李長風建議,想參與股市成長動能、並維持每月現金流的投資人,可以關注聯博美國成長基金及聯博優化波動股票基金。
聯博美國成長基金同時專注美國品質成長股及多元成長機會,除受惠AI的科技題材外,也布局評價具吸引力的醫療、具備韌性的消費題材等,掌握市場可能輪動的機會,適合看好美國創新、成長爆發力的投資人。
至於聯博優化波動股票基金,則以品質、防禦、評價三大因子篩選全球股票,在各行各業尋找兼具上檔報酬潛力與下檔防禦能力的個別機會,包括具結構性成長的科技產業、受惠利率較高環境的循環性產業如金融、以及波動較低的防禦型產業如醫療,適合看好股市表現,但擔憂短線波動的投資人。
聯博以「總報酬」角度出發,全新推出這兩檔基金的「總報酬月配級別」,包含前收型的AP級別及後收型EP級別,投資選擇更多元。李長風也提醒,在利率走向不明、貿易爭端惡化、AI競爭者來勢洶洶的不確定性之下,美股近期勢必大幅波動。不過,基金配息不代表基金實際報酬,建議投資人視自身風險屬性與每月現金流需求,規劃長期投資,避免一味追逐高配息。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