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ly ![]() 發文作者 | 台泥與旗下國際中橡昨(13)日宣布,為深化集團鋰電池事業發展,台泥全資子公司台泥循環能源科技將與中橡子公司能元科技進行股份轉換,未來將由台泥循環能源科技100%持有能元股份,同時台泥、中橡力挺將注資台泥循環能源科技10.5億元。 能元主要業務為鋰電池製造,台泥循環能源科技則為電子零組件、電池製造。台泥表示,未來兩家公司進行股份轉換後,不管是業務拓展或策略經營上,都將更有彈性。此股份轉換案尚待能元科技股東會通過。 目前中橡持股55%能元科技,不過,未來股份轉換完成後,台泥和中橡都將透過台泥循環能源科技掌握能元。 中橡主管表示,此舉是希望由台泥與中橡一起合作,共同推展鋰電池產業部門的國際化腳步、及兼顧長期發展競爭力。 為讓中橡繼續對能元有主要經營權,台泥指出,兩家公司股份轉換前,中橡將同步增資,並擴大持有台泥循環能源科技股權。也就是說,未來中橡將是台泥循環能源科技的最大股東,並依舊是能元最大股東。 為此,台泥循環能源科技進行現金增資,以每股10.5元的價格發行10萬張普通股,其中中橡將以特定人身份,認購6萬7600張股,相當於67.6%,合計投入金額達10.5億元。台泥則擬以原有股東身份認購3萬2400股,相當於32.4%。 由於戴森先前喊出計畫開發電動車,使能元備受看好。能元科去年下半年開始積極擴廠,原本規劃產能要在短短一年多「倍增再倍增」。不過今年5月舉行的台泥集團上半年法說會,台泥暨能元董事長張安平宣布,「由於產品沒到位,能元二階段擴廠計畫已暫緩。」 張安平坦承,客戶的要求沒有生變,但我們的能力還不到位,關鍵的P12A電池芯產品開發計畫比原先晚了6、7個月。由於現在電池業的製程像半導體一樣,包括製程的濕度、乾淨度等都要高度掌控, 未來能元要好,必須打造新廠,投資金額至少百億元起跳。據了解,此次台泥與中橡共同加碼投資,就是為了替能元充實營運資金,讓集團的鋰電池產業可以繼續前進發展。 經濟日報 記者戴慧瑀、曾仁凱/台北報導 |
MOLLY ![]() 2樓 | 最近BBU題材正夯,台泥循環切入的時機點正好,期待公司趕緊轉虧為盈~ 台泥旗下能元科技超高性能電池 取得AS9100航太等級認證 台泥 (1101-TW) 今 (17) 日宣布,子公司能元科技 Molicel 超高性能三元鋰電池取得國際航空航天業的 AS9100:D 認證,也是台灣首個取得航空等級認證的電芯品牌。 能元科技表示,AS9100 認證旨在驗證企業在批量生產中能否始終如一地達到安全和性能標準,對應用於航空、航太和國防工業的嚴格要求至關重要,透過取得 AS9100:D 認證,能鞏固公司在空中電動飛行器 (eVTOL) 產業中的供應商地位。 目前能元科技 INR-21700-P45B 電池在全球 eVTOL 市場占有率居冠,主要合作客戶來看,Archer Aviation 已經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 FAA 批准進行 eVTOL 商業測試;Vertical Aerospace 已順利完成原型機 VX4 第一階段駕駛測試。 能元科技表示,取得 AS9100 認證代表 Molicel 對最高品質標準的承諾,能進一步強化在 eVTOL 產業中的競爭力,以及推動電池技術的進一步突破,特別是在能量密度、容量與安全性等關鍵領域。 此外, AI 趨勢加大對電力的需求,能元科技也打進 AI 供應鏈,已正式出貨 5kW 的 BBU(電池備援電力模組) 電池給一家全球雲端服務商 (CSP),目前也正與另外三家 BBU 客戶開發下一代電池。 |
大樹 ![]() 3樓 | 公司今年Q2的虧損減少了許多,Q3或許有機會力拼轉虧為盈了~ MOLI 新款21700 B50B 樣品測試 國外Blog 相關討論 看起來性能有進步,繼續努力啊!! www.e-cigarette-forum.com/threads/bench-test-results-molicel-p50b-60a-5000mah-21700.986092/?fbclid=IwY2xjawEWenBleHRuA2FlbQIxMAABHcv3Y4JKZVg5DZw214HDzq3LhOxuIvsvqBth2gJUXs1rW8bLMd6Z2lHgAw_aem_Cgco9ngw595ztdIwWg7tLQ |
超級電池工廠 ![]() 4樓 |
出手了 ![]() 5樓 | 之前的股東會上就曾傳出未來有可能在國外設廠,因投資金額大,會朝合資方向進行, 經過這段時間的評估與計劃,台泥總算出手了,大家怎麼看呢~ ................................................................................. 代子公司E-One Moli Quantum Energy(Canada) Limited 公告董事會決議於加拿大地區新設建廠規劃 符合條款 第 15 款 事實發生日 112/11/14 說明 1.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日期:112/11/14 2.投資計畫內容:興建綠色電池廠廠房及購置生產線設備。 3.預計投資金額:加幣10.90億元,約新臺幣255億元。 4.預計投資日期:NA 5.資金來源:自有資金及銀行借款,以及向加拿大政府申請 戰略創新基金(SIF)補助約新臺幣48億元支應,並提供履約擔保。 6.具體目的:供營運生產使用。 ........................................................................ 1.標的物之名稱及性質(屬特別股者,並應標明特別股約定發行條件,如股息率等): E-One Moli Energy (Canada) Limited(以下稱EMC)普通股 E-One Moli Quantum Energy (Canada) Limited(以下稱EMQE)普通股(新設子公司) 2.事實發生日:112/11/14~112/11/14 3.交易數量、每單位價格及交易總金額: 投資金額上限為加幣4.2億元或等值美金3億元 E-One Moli Energy (Canada) Limited發行股份及增資金額:待定 E-One Moli Quantum Energy (Canada) Limited發行股份及增資金額:待定 4.交易相對人及其與公司之關係(交易相對人如屬自然人,且非公司之 關係人者,得免揭露其姓名): 1.台泥循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台泥循環)為本公司及子公司綜合持股約78%之子公司;能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能元科技)為台泥循環全資子公司;EMC為能元科技間接投資全資子公司 2.本公司擬規劃擇一或併同以下列方式參與EMQE現增案:(1)直接或間接增資EMC,由EMC參與認購現金增資所發行之新股;及/或(2)海外或國內子公司直接或間接增資EMC,由EMC參與現金增資所發行之新股。 |
ROCKY ![]() 6樓 | 台泥近年積極在歐洲進軍電動車充電市場、全球四大洲布建大型儲能, 還透過能元科技在高雄小港打造最新的超級電池廠;據了解這座廠已進入最後試車階段。 money.udn.com/money/story/10871/7435144 mcmurtry.com/speirling-pure/ 能元科技已經接過各大車廠: 克羅埃西亞的Rimac Nevra 、英國的Lotus 蓮花 、英國的單人座McMurtry 蝙蝠電動超跑, 若高雄廠營運創佳績後,其實可考慮與各大車廠合資,並在海外各地作整廠輸出,這樣速度快又能吃下多筆訂單, 台泥循環才正準備好要大展拳腳而已,拭目以待吧~ |
科比 ![]() 8樓 | 看來張董的一番話讓許多小股民奇摩子不太爽, 尤其近幾日收到那封10.5元洽第3人收購股票的信件後便賣壓不斷, 其實這封信的解讀見仁見智,個人是覺得還好,畢竟這不是張董第一次說了, 要說是為了讓股民別將資金壓太久轉而尋求其他標的也可, 10.5之所以讓大家不開心大概就是因為與市價落差太大, 但公司辦了2次10元增資,所以10.5大概是這樣來的, 當然投資人也能選擇不被收購,從市場上賣出更高價也可, 總之當初投資該公司時就知道是要長投的標的,這產業不是一朝一夕可成, 擴廠金額動輒數10E以上,這些都需資金與時間來堆疊的, 趁此次將一些沒耐心想玩短線的股民洗洗也好,繼續看下去了....... |
小虎 ![]() 9樓 |
TGI ![]() 10樓 |
阿鬼 ![]() 11樓 |
平安 ![]() 12樓 |
阿鬼 ![]() 13樓 |
耐心 ![]() 14樓 |
光輝 ![]() 15樓 |
阿鬼 ![]() 16樓 | 雖然說大家投資股票是看公司得營收來做為標的。但我認為眼光可以放長遠。畢竟這是一個未來的趨勢! 能源或再生能源的議題已經討論很久,而且也沒有轉冷!我相信未來會持續的發展! 有關再生能源在多個層面上受益。首先,它們可以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減少對有限資源的消耗,同時降低碳排放和其他污染物的釋放,有助於改善環境品質。 此外,環保能源政策也有助於提升公司形象和品牌價值。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環境議題和可持續發展感興趣,對環保企業更有好感。因此,實施環保能源政策可以吸引更多環保意識較高的消費者和投資者,提高市場競爭力。 其它儲能或能源的公司也大同小異。基本就是一個scale。相關的產業大家不妨可以利用此站的公司類別下去查詢。 就可以知道哪些公司是做有關能源方面的議題 未來這些都是可以列入觀注的項目! |
黑人問號 ![]() 18樓 |
moli ![]() 19樓 | 高雄的新廠似乎快要落成了,新產能尚未開出公司就已經轉虧為盈了,後勢可期呀~ 大股東佔了97%,小股東僅僅3%,股權可算是挺集中,且母公司台泥積極轉型為儲能綠能概念股, 整併國外公司等等的動作不少,可見企圖心不小,有朝一日上下游一條龍時其效益必定1+1>3 何況同類型且虧錢的有量都有40幾的價位,台泥循環肯定有更高的價值,也等看看今年股東會上的消息吧~ 111年 Q1-Q1:152638 Q1-Q2:304252 Q1-Q3:383923 Q1-Q4:414595 110年 Q1-Q1:(67946) Q1-Q2:(165727) Q1-Q3:(150329) Q1-Q4:(295626) |
萊德 ![]() 20樓 | 外界關注度高的儲能事業,2021年台泥在全球的儲能累計建置量為100MWh,2022年將達到400MWh,2023和2024年目標為1400和2900MWh。張安平表示,台泥NHOA儲能案場遍佈26個國家,南歐並有最全球最大的虛擬電廠。 而被視為台泥未來最大動能電池事業,台泥也是首次完整揭露佈局計劃,張安平認為,未來能源關鍵就是電池。而2020年台泥的電池生產量僅4600多萬顆,產能不大,直到去年開始在高雄小港建置新廠,預計2023年第1季第一期工程即可投產,而2024年的產量即有望達到2.16億顆。 而台泥內部也估算,2020年電池一顆2美元,如今上升到4美元,預估2024年會突破5美元,甚至更高,而未來售價每增加1美元,即可對台泥合併營收貢獻2.16億美元。 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b871efcb-577a-483e-a4a4-22cf30c6a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