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2個月前發布一支官方影片,揭露自家生產的電動新車如何從工廠,以自駕模式把車開往港口登船,當新車到達台灣台北港時,特斯拉再透過Starlink衛星以OTA(空中更新)技術安裝各國所需應用程式至新車上,大幅節省人力;業界預期,特斯拉新車自己開往車主指定地點交車的一天也不遠了。
聯發科(2454)、趨勢科技、台達電(2308)投資的車聯網商科絡達Carota,就是一家利用OTA技術服務全球3億台裝置客戶做系統軟體更新的新創,成立4年,科絡達創辦人暨執行長吳柏儀出席「360° MOBILITY Mega Shows智駕共創 馳騁新局」論壇指出,不只是特斯拉用OTA軟體升級管理汽車,科絡達也在中國大陸以5G專網幫車廠客戶大規模以OTA更新汽車軟體。
「汽車的故障維修,有70%是軟體問題。」吳柏儀指出,除新車軟體更新,科絡達以OTA技術開發AI遠端診斷系統,也可協助車廠在遠端預防車輛故障,大幅降低召回成本改善維修效率。
另外,護國神山的半導體氣體運輸車,車內裝載了氣體偵測感應器,透過科絡達GenAI車隊管理系統隨時監控,但假設車內裝氫氣,要如何知道司機有沒有在行駛途中一邊抽煙?
吳柏儀指出,西方國家對隱私保護度高,不希望在車內放攝影機監控司機,故科絡達也開發出非侵入式監測技術,以感測器監測駕駛行為。
吳柏儀指出,車聯網OTA應用愈來愈普及,許多汽車的軟體更新也透過OTA技術更新,如特斯拉就是加價購買 FSD(Full Self-Driving),車主不用回廠就能OTA下載啟動,汽車馬上升級自駕能力,愈來愈多車廠也跟進以OTA方式更新軟體服務。
但吳柏儀提醒,過去車廠想利用OTA更新軟體就更新,但現在各國意識到OTA將改變汽車行為,為重視行車安全,各國開始立法要求OTA軟體內容需要經過政府的測試跟法規審核才能推送,今年起中國大陸跟歐盟已經宣布實施,美國、日本、台灣也都開始要求OTA合規測試,未來車廠OTA推送前,都必須先通過國家級認證。
車輛中心(ARTC)官網指出,交通部計畫自2028年起分階段實施車輛安全檢測基準96(網路安全)及97(軟體更新),這些基準要求涵蓋車輛設計、製造過程及整體供應鏈管理,目標是確保OTA更新機制的安全性與可追溯性,降低遭惡意軟體更新風險。
未來不只是物流車或轎車,機器人或無人機,甚至是飛天計程車都同樣需要OTA技術。吳柏儀指出,目前台灣使用中包含機車在內,機動車輛高達2300萬輛,每年新銷售汽車45萬輛,還有物流車110萬輛及公車3萬輛,這些汽車都能串連做車隊資料管理與遠端診斷。<摘錄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