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春節假期的不確定性,部分投資人選擇先退場。最新一周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資料顯示,台股、債券以及海外等三類ETF受益人數在台股金龍年封關當周同步減少,以台股ETF周減1.48萬人最顯著,躲過台股昨(3)日空襲行情。法人表示,待市場情緒漸趨冷靜後,可逢低布局。
統計至1月22日,台股ETF受益人當周減少1.48萬人,降至1,029.57萬人;海外ETF受益人當周減少1,077人,降至150.23萬人;債券ETF受益人當周減少1,134人,降至210.33萬人。
儘管今年台股面臨川普2.0挑戰,投信業者對推出市值型台股ETF仍具高度信心,目前有三檔排隊中,PGIM保德信臺灣市值動能50、富邦台灣旗艦動能50 ETF已於去年底通過證期局核准,另外,華南永昌台灣優選50ETF也於1月23日轉證期局審查。
春節期間,全球資本市場紛擾,美國科技股受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的開源AI模型震撼,雖然市場後續幾天陸續消化利空,但隨後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與中國加徵關稅,新一波貿易戰開打。台股新春開紅盤面臨強大補跌壓力,早盤一度跌逾千點,半導體類股成為重災區,台積電跌幅達5.7%收在1,070元。
川普宣布對加、墨、中加徵關稅,以及研議對其他國家的關稅,包含揚言2月18日起徵收晶片關稅和準備進一步限制AI晶片出口中國。中國信託投信表示,隨加、墨祭出反制措施,關稅戰有愈演愈烈跡象,對在墨西哥有設廠的台商確實造成一定程度衝擊;至於台積電在高階製程有充分的議價能力,且生產晶片並非直接出口美國,受影響程度可望小於成熟製程,但在18日前,市場仍將出現風險趨避的氛圍,短期仍將壓抑台股表現。
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張圭慧表示,台股短線面臨修正壓力,不過,關稅與出口限制等因素可能對AI基礎設施需求雖造成短期壓力,但整體AI市場仍有巨大增長空間,特別是在雲端基礎設施和推論需求方面。
張圭慧表示,研究機構預期,台股2025年半導體、電子零組件與電腦周邊產業,稅前盈餘成長幅度可望優於上市櫃企業平均,因此半導體ETF與以科技為主要成分股的高股息ETF仍可望受惠。短期雖有關稅戰利空,但隨著政策日益明朗,加上台商早已進行供應鏈全球布局,投資人可靜待市場情緒漸趨冷靜後逢低加碼布局。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