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企業提供員工福利更多元、也逐漸數位化,從現金改為電子票券,又進化為電子商務和各項產品。目前市占率最高的企業福利網解決方案業者、PayEasy企業福利網(康迅數位整合)總經理李易騰表示,公民營企業福利金預估每年規模約在400億元左右,在後疫情時代以及年輕世代進入職場後,預期因應需求,更多企業將提供福利e化服務,透過專屬的企業福利網讓員工自由選擇,甚至有比綜合電商更好的議價力。
解決企業痛點
李易騰指出,企業福利E化主要因應非接觸銷售的趨勢,還要解決三大企業痛點。
首先是員工通常「想很多」,想要的福利多元化,在有限人力下,企業很難滿足每一位員工對福利品的期待與偏好。
第二是很多企業廠區分布全國,派送不易,尤其禮券等有價證券,還得事前登記造冊、統一時間發放,還有逾期未領的保管問題。
第三是企業福利愈好,「照顧」愈周到,愈容易產生各種單據報支與審核愈困難,衍生大量人事與帳務作業。
PayEasy前身是老字號的網購平台,但幾年前發現業務分散不聚焦,決定精簡項目、轉型主打執行企業福利金的企業福利網業務,服務項目包括發放三節獎金、員工旅遊、尾牙、企業贈品等企業需求。
李易騰說,PayEasy執行的企業福利網站大約選品30萬項,和一般綜合電商動輒200萬、400萬的項目數量看似差很多,但以大數據分析,「80%的業績來自20%的商品」,只要找對產品、正對需求,業績自然成長。
他指出,當然也有企業採取發傳統紙本票券,或升級電子票券,但產品項目仍受到限制,而企業福利E化和電商化,可以解決兩大問題:第一,企業員工可能分散各地,電商平台的訂購可以解決宅配問題;第二,PayEasy是老字號的電商平台,在商品項目與供應商選擇方面多元,例如員工福利旅遊,PayEasy以商品串接的方式,直接供應全台15家旅行社的旅遊行程、機票、住宿等旅遊商,不是發票券到指定旅行社兌換,即使在國外旅遊有問題,也能得到旅行社幫助。
營收逐步上升
轉型以來,PayEasy幾乎沒有特別編列行銷預算,但每年營收逐步成長。主要營收來自與旅遊、電商等相關商品之銷售毛利外,對於部分有特殊需求之企業,也有系統客製化需求,帶來系統開發費、服務費等對應收入。
李易騰說,也有很多企業選擇用電子票券作為員工福利,但仍受限票券廠商能提供的產品範圍,PayEasy因為有電商系統基礎,除了實現員工完全自由兌換自己喜歡的福利品,還兼「整合」企業報稅等項目。
他指出,現在大企業的員工很幸福,可能連孩子的學費、家庭開支的補助都可以列為福利金報銷項目,但後台系統複雜,企業的財務窗口要處理報帳等單據核銷都很麻煩,透過康迅的團隊提供介面串接,員工報銷相關支出後可以讓財務部門E化核銷,減少單據往來的成本,企業做福利,還能兼顧ESG精神。<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