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廠搶電池,儲能嚴重受到排擠,衍生巨大的電池缺口,為台廠帶來新機會。台泥、鴻海都積極擴產,台塑新智能更豪擲60億建置2.1GWh全新磷酸鋰鐵電池工廠,被視為是台灣電池業在中韓長期壟斷下,空前的逆襲。
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表示,2025至2040年,各國將相繼停產停售燃油車,未來電動車年產量上看9,000萬輛,以1GWh鋰電池約可生產1.5萬至2萬輛電動車計,全球鋰電池未來幾年規畫的產能只夠生產不到3,000萬輛,供不應求為長期不可逆的趨勢。
今年2月起,鋰電池缺料急速惡化,價格大漲三至五成,電芯廠接單姿態也拉高,下單量從過去產能過剩時的5到10MWh,如今拉高到1GWh。台泥1.8GWh鋰三元新廠最快明年啟用,合計產能3.3GWh,主要供應吸塵器國際大廠;台塑新智能成為國內儲能電池供應的最大希望,也要到2024年第三季量產,目前市場需求孔急,但緩不濟急。
台塑新智能基於材料取得容易度、成本以及能量密度的綜合考量,選擇鋰鐵。劉慧啟表示,正極材料占電芯成本比重達二至三成,也決定了電池的特性。鋰鐵的能量密度與鋰三元的差距逐漸縮小,續航力也可達450至500公里,在儲能及電動車皆具應用潛力。此外,鐵的蘊藏量次於氧、矽、鋁,居第四位;鈷和鎳不僅地殼存量較少,又面臨電動車的搶貨威脅。
台塑新智能對各種型式電池持開放態度,也關注磷酸鋰鐵錳電池(LMFP)及固態電池的發展。談到成本競爭,劉慧啟分析,國際大廠產能100GWh產線都是以2-5GWh為單元,台塑新智能二階段產能合計5GWh,已達經濟生產規模,具有成本競爭力。
AFC儲能及削峰填谷應用是台塑新智能的最大出海口,彰化廠1.2MW系統近期將上線參與台電AFC輔助服務,未來不排除與國內外車廠合作進軍電動車。翰可能源為AFC重要合作夥伴, 5MW及5.3MW電池陸續出貨,並規畫與日本代理商雙日集團進軍家用儲能市場,與華城在風能儲能合作。
台塑創辦人王永慶深具眼光,20多年前就布局電池,並由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主導新能源布局,2008年攜手長園科技成立台塑長園,為現在台塑鋰鐵的前身,所生產的正極材料供應昇陽、長利等廠商製成電池,再自製模組。2010年台塑生醫成立電池專案組開始銷售鋰鐵電池模組,台塑貨運則自2013年起負責車用電池推展。<摘錄經濟>
目前此檔交易熱絡 掛單諮詢line線上詢價
股東會訊息
最近一期臨時股東會已於 113/07/23 結束
股東權息通知
112年辦理現增,每張可認164.589042 股股,認購價 20 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