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小港有一條長春街,這條路的盡頭,過去 10 年都是一座荒廢工廠;4 個月前,一輛又一輛工程車開始日夜駛入。記者造訪當天,這塊 1 萬多坪的土地正大興土木,三座巨型吊車同時作業,未來只要進度順利,台灣第一座超級電池工廠,明年就會在此誕生。
這一座電池芯廠年產能達1.8 GWh(兆瓦),相當於24,000輛電動車所需的廠房,其擁有者,是砸下120億元建廠的台泥集團;然而,這個壯闊的建廠現場,對比3年前另一個場景,存在極大反差。
「全球電池荒」產業機遇
台泥擲百億蓋電池廠,搶攻市占率
那是一場舉辦在台泥總部的記者會。當時,活動走到尾聲,準備返回辦公室的台泥董座張安平,被攔下詢問旗下電池事業、彼時才剛拿下家電大廠戴森(Dyson)訂單的子公司「能元科技」,未來是否有計畫擴產?他沉默了一秒鐘後,眉頭緊鎖地向提問者說:「電池是一個非常重資本的產業,我得再想想,因為……風險太大!」
常常說自己經營企業「很保守」的張安平,為什麼後來態度逆轉?
攤開台泥財報,可窺知一二。財報顯示,2008年以後就沒賺過錢的能元,去年第三季竟轉虧為盈,而這個背後,對台泥集團、對台灣電池產業來說,代表的是一場好久不見的機遇:一場「全球電池荒」引發的蝴蝶效應。
這場機遇,更讓這家台泥在1998年投資成立的電池公司,終於在去年開始對「車廠」出貨;據工研院內部一項資料顯示,若以每輛造價20萬美元起跳、也就是「超跑」等級的電動車市場而言,能元所提供的電池,去年的市占率排名已是全球前3。
電池產值將破千億美元
台塑組艦隊拚商機、鴻海不缺席
鏡頭轉到彰化市,那是台塑四寶之一的台化彰化廠區。這片面積20多萬坪廠區中的一座工廠,如今正在改建成電池模組廠,理由是該集團原本在新北五股的模組工廠,「去年因為歐美客戶的需求大幅上升,現在已經加線加到沒有空間了!」台塑生醫總經理劉慧啟透露。
過往,台塑集團在電池產業,僅有布局上游的材料、下游的模組,獨缺中游的電池芯,但一名台塑內部人士透露,「我們現在是『非常認真』在思考要做電池芯,之前內部有計算過,集團大概能夠生產60%的上游材料。」
事實上,在台泥與台塑之外,另一個重量級的產業大咖,也傳出正準備大手筆投入這波電池投資潮,「最近業界都在傳台塑還有……還有『鴻海』,都要進來(建電池芯廠)了!」格斯科技董事長張忠傑說。
對此,鴻海集團內部人士表示,「我們一定會做電池芯,時間成熟就會對外宣布,我們去年說過了,2023年就會推出電動巴士用的電池。」
過去,電池業是台灣科技人眼中的「慘業」:它曾在90年代末、2008年,各掀起一波投資潮,包括統一、台泥、太電、中興紡織、大同、台塑等集團,都曾捧著錢投資電池材料廠、電池芯廠;但兩波熱潮都像是流星劃過,隨後,各廠幾乎血本無歸。
現在,包括台泥、台塑以及傳言中的鴻海,卻都擺出要「大幹一場」的全新戰鬥姿態;20幾年來,已「學到兩次教訓」的台灣電池產業,這一回,究竟看到了什麼不一樣的機會?
搶電池恐成「新常態」
車廠、儲能商、3C 品牌商競逐卡位
據工研院統計,全球充電電池產值在去年達到近950億美元,今年可望突破千億美元;其中,鋰電池產值在去年正式超越長期位居主流的鉛酸電池,達到486億美元,今年更將上看至560億美元。
研調機構SNE更估算,由於去年電動車市場大爆發,交車量成長逾一倍,造成關鍵零組件鋰電池明年起將供不應求,且一路持續到2030年;如果扣除3C產品使用、放電量小的電池,僅計算放電量大、能驅動馬達的「動力電池」,供不應求的時間點,更會提前到今年,預估有12%需求無法被滿足。
第三波台灣電池業的復興,未來道路的盡頭,究竟是黑暗還是光明?這次,台灣各路業者已鼓起勇氣放手一搏,也期待政府提供政策助陣。13年來最重要的一次機會已經來臨,好戲正在上演中。<摘錄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