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新藥產業發展再見重量級大咖!聯電(2303)名譽董事長宣明智之子宣昶有創立的宣捷生技,本周將宣布重金購買工研院生物新藥技術,投入蛋白質新藥的開發領域,預計接手後至少將再耗時六年及斥資20億元,力推該新藥上市。
宣捷生技是宣明智之子宣昶有2010年創立,原經營「毛囊幹細胞儲存」,2012下半年轉型為「新藥研發」公司,專攻「幹細胞新藥」等生物藥開發。在「幹細胞新藥」為主軸外,亦同時開發「蛋白質新藥」。
此次宣捷將以創國內新高的授權金紀錄,購買工研院生物新藥技術;此次技轉主角的「蛋白質支架抗體」,是由工研院所開發「自體免疫疾病」的蛋白質新藥技術,適應症鎖定「紅斑性狼瘡」、「多發性硬化」、「類風濕性關節炎」之類的自體免疫疾病,目前處於前臨床階段,預估宣捷生技接手後至少尚需6年及20億元的成本,才有可能上市。
身為醫生與商人的宣昶有表示,「新藥」同樣是「商品」,值不值得投資還是得回歸商業層面,評估條件包括市場潛力、特色等等因素,而「蛋白質支架抗體」之所以值得投資,主要是「自體免疫疾病」目前在醫學上都是屬於「控制」,但「蛋白質支架抗體」確有可能做到「治癒」。
宣昶有亦強調,以台灣的產業特色,國家在扶植「生技產業」時,挑選「新藥」絕非最省力的做法,反倒應該結合台灣半導體、電子工業、精密機械、製造業等舉世聞名的優勢背景,發展出台灣特色的「生物科技」。
除了瞄準具潛力的新藥商品外,宣昶有也延攬在美國新藥界有30年經驗的女執行長(CEO)龔曉嘉博士,擔任新藥佈局的主將角色。龔曉嘉自台大畢業,早年便赴美從事蛋白藥研發及毒理相關產業,曾任多家國際藥企高級主管,如XOMA、美國博際,並創辦中國博際,並於中國創辦第一個符合AAALAC、GLP規範的實驗室,後返台任太景、神隆(1789)等多家製藥企業高級顧問,屬華人中首屈一指的國際專家。<擷錄精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