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郭智輝18日接受本報專訪表示,經濟部正規劃打造AI軟體設計園區,因生活機能便利,擬選定六都為優先設置據點。其中高雄亞灣區具有很大潛力,不排除成為據點。同時,經濟部正推動「2+4人才培育方案」,每年培育2.5萬海外生,國內2.5萬人,4年培育20萬AI相關人才,並研議租稅等誘因,吸引國際優秀人才來台,助推台灣AI軟體應用排名能超韓趕星。
郭智輝表示,台灣在晶片及伺服器製造的科技硬體全球第一,去年軟體應用在全球AI指數排名在政府努力下,從第26名進步至21名,今年底前致力邁向第14名,趕上日本,明年和南韓一樣,目前南韓排名第6名,新加坡為第3名。
他說,國際上數位牧民很多,但因誘因不足,軟體人才不願來台灣發展應用軟體。像美國總統川普推出5千億美元的「星際之門」計劃衝刺AI發展,就是要搶全世界的AI軟體人才。目前台灣有就業金卡制度,針對持卡人薪水300萬元以上超出部分可減半課稅,稅率約20%,但競爭力仍比不過新加坡。
針對新加坡目前排名全球第3,深究成功的主因,郭智輝表示在於租稅誘因,新加坡在吸引國外專業人才提供薪資相關免稅誘因,對國際人才適用的優惠稅率也比台灣低。政府內部亦正研擬租稅優惠政策與各項方案,吸引國際一流人才、提升台灣AI產業競爭力,待未來相關方案確認後,政府也會正式向外界宣告。
針對未來AI軟體設計園區座落在何處?郭智輝說,構想希望設置在六都,因為生活便利,才能吸引人才進駐。高雄亞灣區具有很大的潛力,不排除成為據點之一。
郭智輝說,亞灣2.0方案吸引很多科技業進駐,在高雄市長陳其邁擘劃下,不只侷限現在的樣貌,希望可吸引投資客及觀光客聚集,因此資產管理中心設在高雄。輝達和超微(AMD)半導體研發中心已落腳在亞灣區,未來軟體設計中心也在亞灣,亞灣區可望成為AI創新應用基地,期盼幾年內可催生出AI創新的獨角獸。
除設立軟體園區,及提供租稅誘因外,郭智輝並說,為培育AI相關人才,正推動「2+4人才方案」,期能每年招收2.5萬名海外僑外生,其中1萬來自印度,1萬來自菲律賓,預期4年內培養10萬海外生投入AI領域,加上國內也培育10萬人才,4年內培育出20萬名AI相關人才,將AI導入應用在百工百業。
(摘錄工商時報 呂雪彗 陳碧芬 呂俊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