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三天慘崩3,906點,不只投資人哀鴻遍野,丙種、大戶、市場主力更是最大受災戶,市場盛傳某知名業內帳面未實現損失三天慘虧超過25億。市場慘崩不止,違約交割也不斷出現,繼7日波若威後,昨(9)日又有華星光等違約交割。
台股近來系統性風險來襲,指數斷崖式修正,影響所及,除廣大投資人慘賠,丙種、大戶、市場主力更是最大受災戶,虧損金額遠超過一般人想像。
多數丙種、大戶在台股無量崩跌的7日即紛紛持股砍倉,順利停損的,帳面虧損金額少則數百萬,多則數億元;部分無法出清的,持續在8日掛單出場,虧損金額不斷擴大。
少數實力較雄厚的丙種、大戶,雖撐過崩跌的第一天、甚至第二天(補繳保證金),但昨天行情再度慘跌,盤面個股一片跌停慘況,最後無力再戰,紛紛選擇「自我了結」停損出場,三天下來虧損金額過億者大有人在。
市場主力方面,虧損金額也不遑多讓,即便具有龐大資金實力的主力,面對如此行情也只能徒呼負負。如昨日盤中市場傳出某位住在信義聯勤的知名業內,因台股三天來接連跳水,帳面未實現損失金額已超過令人咋舌的25億元。
此外,短線交易型的程式交易投資人,近三日屢屢大額停損,使得程式交易投資人氣到暫時停機,以免系統「自動」搶短後,又持續停損出場,虧損不斷擴大。
隨市場慘崩不止,違約交割也不斷出現。
繼7日波若威後,昨日又有光通訊廠華星光爆出違約交割,金額為1,773.2萬元,這是上櫃市場今年來第三例,也是接連7日後,連續第二天出現個股鉅額違約交割。此外,興櫃市場有投資人買黃金現貨違約,不過金額僅25萬元。
至於集中市場,雖有違約交割金額423萬元,但因沒有任何一家違約交割金額多到符合公布標準(2,500萬元),因此證交所並未公布公司名稱,且金額也比8日少。 <摘錄經濟>